小科学说几乎没有正儿八经的讲过球鞋文化,或许很多人都好奇我对这个文化、市场又或贩子有什么看法,今天借着一个关于球鞋的纪录片,以观后感的形式浅谈一二。
NOWRE发布了一辑关于球鞋文化的纪录片《SNEAKER BUSINESS》,发布标题是《除了钱,如今球鞋还能给人带来什么?》,我的标题就是关于这个纪录片的回答。
1
如今很多已集体奔三的80后都会做同样一件事情,就是把小时候买不起的东西(尤其球鞋)统统买回来,穿不穿是另外一件事,但是既然被我看到了,就不会有任何犹豫的入手。我也是这类人其中之一,直接后果是我有十几双几乎不会穿的visvim,因为在我想要visvim的年纪,二手对我来说都有点贵。
文化、媒体、网络以及圈子等多个方面的不发达,让70-80后的Sneaker们有着一种当下年轻人无法体会的情怀,就好比老炮们都在说某一双鞋当年如何厉害,有怎样的故事和回忆,但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自豪什么。上拨人的球鞋文化是真实的交流,而如今的球鞋文化是货币的交流,这里并非褒贬,而是上拨人确实+真实的穷,某些方面来说这也是珍惜感和情愫出现最初原因。
2
非常赞同TOM CHUNG对于当下年轻人和球鞋文化的看法。如今大多数媒体都会系统性的告诉受众,哪个鞋多少钱,哪个鞋最火,小科学说从来不会写这样的东西,因为做媒体人10+年,我太明白这种媒体导向的后果:全民跟风。事实也正如TOM CHUNG所说,现在的小孩子根本就不懂,可能有时尚品味,但是没有知识和教育。(要不是TOM这么说,我个人还真有点没胆说实话...)
从明星到路人,假街拍已经成为常态,为什么不真的去拍街拍呢?因为即便是在潮流活动或者球鞋发售甚至上海时装周,你街拍下试试?恐怖至极!我一直说在国内做街拍内容是不可能的,因为大部分人都在跟风+乱穿,更多时候只是把贵的单品全部穿在一起,毫无逻辑可言。
3
我或许只是个爱买鞋的人,不算是Sneakerheads,第一对爆款没兴趣,第二不打篮球,第三绝不排队,第四只要比发售价贵1毛钱我都不会买。这就是我对球鞋的态度,各位不用质疑我是否有实力上的问题,毕竟喝一晚上酒,N双鞋就没了。视频中频繁出现的熊猫Dunk,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我因为不喜欢排队没买到,不会感到太难过,同时间原价买了大货蓝白配色的Dunk,打心底觉得好看,在纽约时装周还和NOWRE的编辑撞鞋,我也不会尴尬,因为几个人都穿YEEZY或THE TEN才尴尬。
从前潮流编辑时期,各家球鞋的技术也算了如指掌,爆款热度铭记于心并诚心推荐,反而现在写文也不太会和大家扯这些,更多时候我把球鞋当作一个单品,而不是给自己加成的工具,500的鞋子适合我的衣服,我一定不会穿5000的那双,“大多数人”什么时候能明白这个道理,也算是从歪路上往回走了。
4
因为从不加价买鞋,我对球鞋贩子圈几乎一无所知,所以也很少对球鞋贩子直接评价。看过视频或许有人会反感那个叫ENZO的,但我觉得他说的没错,对于他来说卖鞋是一门生意,和情怀、文化什么的都无关,不犯法不骗人,没有任何问题,球鞋市场如今已经是街头文化在商业范畴的香饽饽,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是无可厚非的。
所谓鞋店贩子勾结,贩子真假混卖,贩子恶意加价这种日常性的负面话题,我的看法也很简单,你不买不就行了吗?我一生都没有被这种事情困扰过,或许你会说因为我是小科,品牌都会送我鞋,但你要知道在做小科学说之前,即便我已经做了很久的潮流编辑,却真的没有收到太多Seeding,Nike的人来问我:“你怎么这么多鞋,我们公司到底谁在送你鞋?”。我买过很多鞋,从来不会因为贩子不愉快,我在官方去渠道买的鞋,用小科学说群里开玩笑的话来说,如果官方地方买到假,那我不是发财了?
但有一种人我是反感的,他们不是贩子,也不是Sneakerheads,千辛万苦了解各种讯息买鞋抢鞋,只是为了到手后立刻卖了赚点钱,我始终觉得这种行为挺没劲的,这可能也是全民贩子现象的原因。
5
老的Sneaker都会提到从前球鞋圈中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限于球鞋,衣服或者品牌都适用,我个人也很喜欢和同龄人聊聊过去的品牌或单品,当年的NUMBER (N)INE,当年的04 Ripper,当年的Dunk等等。或许你和现在的WTAPS粉说T1、T2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但你绝对不能和喜欢穿WTAPS的人硬刚,根据我的默默观察,网上爱喷人的,你点他头像进去看,大多都是军事风+70S...(也可能是巧合,真粉勿喷,对不起。)
为何如今交流少了呢?即便是在受众垂直度极高的小科学说交流群,大多时候都是在聊价格和抢鞋,似乎“货币”已经成为标榜一件单品的最重要基准,这是一种非常非常危险的讯号,即是视频中所说的,物极必反,泡沫快要撑不住了。
我有很多同龄人或同行,在聊天中任何人抛出一个单品、品牌或者人名,都可以聊出长篇大论,说实话70-80后对于一件事情背后的文化和知识是非常乐意去钻研的,但这显然不是新世代年轻人的喜好,“这个多少钱能买”往往成为话题终结。
6
我甚至记不清14年有哪些重量级的球鞋,如今互联网太过发达,各种讯息更新太快,夸张点来说,鞋还没收到可能已经过时。大众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沉淀信息,付钱、收货、上身、拍照已经成为了固定模式,甚至照片发完这双鞋已经成为过去,快节奏的更新导致媒体和受众双向恶性循环。
媒体快速而积极的洗脑和培养爆款,受众根本没时间思考,自然的认为他们看到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以至于球鞋之Air Jordan衣服之Supreme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好歹这两者都有着极强的背景文化,就算泡沫爆了也不会彻底沦陷,而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7
怀念从前的球鞋文化,确切的说是怀念那种对于鞋子纯粹的热爱,我不能说那些东西和钱没关系, 但钱绝对是次要的,因为从前有很多单品有钱也买不到。这是和如今最大的差别,现在只要你看得到+钱足够,我不相信有什么单品买不到,除非根本没发售。
从过去到现在,钱都是万能的,只要你有钱你绝对就是鞋王(或潮王),但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因为钱产生“有钱我怎么穿都帅”或者“没钱我就没法时髦”的错觉,横向对比日本年轻人真的比我们穷多了...这不是你不时髦的原因。另外,看如今抢鞋这趋势,核心问题是:太多人觉得自己有钱入手各种单品就怎么穿都帅。
8
亲眼见过Nike淮海旗舰店一堆大妈在排队,令人哭笑不得,所以我想了一个还不错的发售方式。比如发熊猫,随机问问题,回答的对才能买,他们能讲出第一双鸽子的故事吗?但这样也有弊端,一是发售效率太低,二是如果不是大妈的人也回答不出来,那场面得多尴尬。
结语
本文是我在看过视频后在半小时内暴写出来的,如果你觉得不错、不对或不爽,都可以留言说出你的看法。另外,对于热爱球鞋文化同时一不小心又很有钱的人来说,这个时代太幸福。
-
主编:小科
-
福利
F.A,M.T. X NOWRE 卫衣 X 2
详情关注
官方微信:kimoknows1 / kimoknows(已满)
新浪微博:李小科-Kimo
点击查看往期经典内容
造型示范
东京
巴黎
Herschel Supply & Air Jordan - 巴黎 / 瑞士
洛杉矶
米兰
UNIQLO|睡衣外穿 - Pajama-Inspired Style
纽约
北京
LOUIS VUITTON C/O VIRGIL ABLOH 19春夏
上海
PUMA|流淌着McQueen血液的PUMA Thunder!
Uniqlo U|一股来自Uniqlo U的Normcore清流
深度观点
经过《POPEYE》City Boy化的New Balance长什么样?
巴黎时装周:Virgil Abloh的Louis Vuitton首秀详解
BAPE X mastermind JAPAN|Normcore
单品测评
LOUIS VUITTON Archlight Sneaker
城市攻略
恩物推荐
Air Force 1 TOP100|PEACEBIRD MEN
人物专访
Maison Kitsuné - Masaya Kuroki
K GIRL - Sonkeii|Jessica Q|Hachi八哥哥
造型讲解
小科学说
99篇内容 | 214位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