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已死?”这个问题还是让圈内人来回答吧!

Fashion | 03 17 2018

“时装周已死?”这个问题还是让圈内人来回答吧!

2018/19秋冬女装时装周正式落幕了。或许前阵子忙着过年接着又忙着返工返校的你想问的问题是:What?时装周什么时候又开始了?



这两年,时装周这三个字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发生了多少变化,可能是个连圈内人都笑而不语的“秘密”:每逢佳节必时装周的时期,对一些时装编辑来说变成了“有家不能回”;以往大牌明星扎堆秀场的场景不复存在;品牌们纷纷尝试跳脱传统时装周日程,改季卖的改季卖,改时间的改时间;男女装合并的意义大概是因为不景气而省预算;秀的形式越来越花哨多样,多样到甚至让人忘了重点是要看衣服才对……


纽约时装周不惜血本的场景设置和现场表演,其实在伦敦、米兰、巴黎也已司空见惯。


有人说,传统时装周已经慢慢死去,说得好像一曲时尚圈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果真如此凄凄惨惨?传统时装周的变化,说是消亡,还是应该理解为革新?就在不久前这一季时装周开始之际,8位与时装周息息相关的圈内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听谁的都不如听听他们口中关于时装周的生死之命吧。

Mango

《ELLE》时装专题编辑

传统纸媒的时装编辑,时装周的意义对他们来说远重于你我所看到的花花绿绿的秀本身。


在我印象里,时装周曾经只是杂志编辑、记者、顾客和买手们才会讨论的话题,但现在似乎变成了全民娱乐。以前,坐在秀场里的编辑和记者们会拿着笔记本和草稿簿记录下他们对一个个系列的感受和秀场上出现的细节。现在大家都在用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



对品牌来说,社交媒体的曝光率也比专业评论人的秀评重要的多。而关于时装周最多的讨论也不是每一季重要的流行趋势和关键的设计元素,很多媒体,尤其是门户网站,更重视有哪些流量明星去了时装周、去了哪场秀、穿了什么去看秀、机场造型……这些改变让时装周变得越来越无聊了,因为似乎没有人在关心那些设计师们做了些什么。



四大时装周里我最喜欢的城市是伦敦。尽管现在伦敦时装周不像从前那样那么有生命力了,但是像 Christopher Kane 和 Simone Rocha 这样的品牌还是值得关注。每次去伦敦看秀感觉最纯粹,没有那么多和明星、社交媒体有关的话题。秀场周围的人群也更年轻。最不喜欢的时装周应该是纽约吧,因为值得关注的品牌越来越少了。


Simone Rocha 2018秋冬成衣系列


时尚行业其实挺传统的,变化和发展都很缓慢。我觉得在未来5年内,时装周的形式应该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做时装秀的设计师和品牌也许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牌子会往巴黎跑。时装周消亡不至于,也许在我们都不需要穿衣服的时候时装周才会消亡吧。


Julia

国内知名网站时尚编导

新媒体化的今天,以视频形式做时装周内容报道变得越加吃香,同时也是一件并非人人都能抗下来的体力活。


在时装周期间工作就是‘不睡觉’,白天开工一整天,所有内容当晚剪辑回传,还要确保后方刚睡醒的同事们接收到内容,并且确认无误,再有其他内容沟通。基本上在纽约的话,忙到半夜三四点,早上七点多起来继续开工是正常状态。曾经有一次连着4天只睡2小时,差不多瘦了4-6斤。



这两年感受最大的是,时装周变成了一个更加亲民的事件。不是只有明星大咖才能去看,也不是只有高贵血统的品牌能办。纽约新鲜的品牌更多了,有的自己想要办秀的品牌有途径和资金就可以展示自己的服装。人们对时装周的期待也不是觉得有所谓神秘面纱,它走下神坛更加接近生活,这也和新媒体的地位越来越高有关,不只是在时装周,整体行业趋势如此感受都会很强烈,视频平台邀约专访或拍摄更加方便容易,而且很多独家内容可以谈到。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目前时装周的模式的确有些跟不上我国观众需求的发展。中国国情下大家都在激烈地对文娱、时尚产业有更新颖的诉求,而时装周这样的国际盛事显然做出了很多努力却依然和国民诉求的加速度不一致。这个是时装产业的一个综合问题。我觉得消亡谈不上,应该会缩减和变革。未来的时装周将更加新媒体化,亲民化。甚至明天你接到个邮件自己也可以去走时装周了。


黄悄然

BABYGHOST品牌创始人及设计师

设计师作为面对时装周最近也是最直接深入的核心人群,每一次时装周对TA们来说,都像是一次毕业作品展示。


对我来说时装周就像考试吧,说实话一点都不期待啊……身边的朋友们也大部分是这个行业的,所以一接近时装周就都进入焦虑紧张状态,有时候真的是寝食难安,真的和期末考试前一样……记得我们调整成即秀即卖那年暂停了一季的时装周,我内心偷偷地各种放松和窃喜,有一种你们都在考试而我名正言顺逃课的暗爽的感觉。


上一季别人家在赶设计,BABYGHOST在忙着拍微电影。


现在时装周变化越来越大,这说明我们活在一个有很多变革很多尝试很多新鲜事物很多不一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创造者来说难道不是最好的时代吗?媒体接受度更高了,你大概可以做任何酷的事情,感觉我们越来越可以名正言顺地不按常理出牌了。


BABYGHOST 2017秋冬和YOHO!GIRL一起在纽约举办的电影放映秀现场


我不认为时装周会消亡,就是会极其的多元化,总之核心不会变吧,就是考试啊,你说考试会取消吗?换来换去只是换形式,并且提高难度而已。慢慢地开始,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给你复习,大家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顾客,不能跟随别人,必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Victoria

某知名大牌公关

每逢时装周不仅要和媒体打交道,更要服侍好每一位被请来大驾光临的明星大咖,大牌公关眼里的时装周有苦也有甜。


品牌PR总体来说就是民工和丫鬟吧。从时装周开始前就忙得焦头烂额,排座位排明星确定编辑大人们的行程;开秀前在秀场门口翘首以待,宛若怡春院姑娘;除此之外有大大小小的会议,预览活动等。计划总赶不上变化,除了秀之外,每次都会发生很多计划外的突发事件,只能见招拆招。



时装周本身的确变化颇大,对品牌来说有新的突破和尝试是好事,但也可能阴沟里翻船,坑与挑战并济。对媒体来说,以前可能目的比较单纯吧,就去看看秀写写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带着“金主的关爱”去,看秀之余还有很多其他任务,报道内容也是以金主为中心。再说到嘉宾,现在是各种KOL,自媒体以及小明星一股脑涌向时装周,大红大紫的明星被固定品牌“包养”后活动局限性反而大了。



我骨子里还是崇拜时装周的,这是时尚圈每年两次的盛会,也是流行的趋势标杆,没那么容易消亡。只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时装周”在受到新的传播方式影响后,变得让更多人可以轻松看到,相对“平易近人”了许多。未来的时装周应该会更加多元化吧(可能同时更加商业化)。不过不管时装周发生怎样的转变,公关永远是为时装周服务的劳动人民。


Alice Xu

国内知名买手店OOAK创始人及买手总监

时装周最直接的服务对象,说到底其实是千千万万的买手,当TA们看完新一季的秀,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该进什么样的新货了。


我大约从2011年开始参加伦敦时装周,当时整个时装周还是几乎面向行业内的人,比如专业媒体、买手,而社交媒体和博主行业远没有现在发达,中国面孔也并不多,街拍还基本上都是真街拍。从性质上来说,现在的时装周已经逐渐从面对行业内人士的一个 industry event 过渡为全民参与的一个狂欢节啦。



站在买手的角度来说,关系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几季前一下子开始流行的“See Now Buy Now”模式,这真的是很颠覆传统服装行业的一个变化。另外,订货从原来相对封闭的一个工作变得更为“open”了。较之以前我们的订货依据除了下一季流行趋势外,最重要无外乎历史销售数据;现在一场秀结束,社交媒体上广大消费者、KOL 们的评价喜好几乎同时就出现了,也会对我们的订货产生影响。至于这些变化能持续多久直到下一次变革的到来,以及是好是坏,我觉得现在其实还不好说,但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一尘不变,有变化才会有机遇。



我觉得时装周不会消亡,但是‘时装周’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形式势必会改变。最近听一位 Vogue Italia 的编辑朋友说她刚做过统计,现在全世界有近200个时装周了!令人震惊!可能未来是每个国家各个大城市的一个必备旅游文化项目吧。


吴佳烨

模特

整个时装周体系里,数量最庞大的群体应该就是模特了,时装周的变化对她们来说是被动的,但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早期经济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中国模特每走上一场秀如同打仗一样难,因为对亚洲面孔的需求少之又少,能在秀场争取到一席之地对于模特职业生涯是不可多得的 high light,现在来说变成了百花齐放的状态,无论各种风格条件都有机会在时装周稍有展露,算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大趋势吧,从品牌开始启用素人开始,模特走秀的黄金年代已经逐渐远去了。



和手机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一样,秀场适时的跳出固定框架对于时尚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吸引眼球的好办法,否则一成不变地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做同样的事情,会渐渐地让大家审美疲劳,多一些改变也让大家对于时装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如同例会形式一般的那么几个月份。


也许这就是未来呢?


新媒体出现是拉动全民对于时尚的关注性,但是真正的时尚是需要距离感的,同时也需要仪式感,将来的时装周关注度会多还是少至今都无可确认,但对于品牌来说,成衣以走秀的方式发布还是一个必须的存在,打个比方就像是无论学霸还是学渣,都免不了期末考这个过程,所以时装周不能消失吧,但可能融入更多高科技的的东西,比如VR之类更有趣的展现方式。


Kenny Chen 陈鹏宇

摄影师/自媒体

参加过将近10次纽约时装周,拍过无数的街拍、明星和 KOL,对时装周摄影师来说,每到这一个星期都是最辛苦也是最幸福的时刻。


时装周对于我来讲就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摄影并且赚钱和去各种有趣的party。最让人激动的事情就是在时装周各种活动中有机会可以遇到业界最厉害的人物,所以你随时都要准备好,因为你一转身可能就是Bella Hadid。现在摄影师们都变得更全能了,比起以前的混乱,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秀场外街拍,秀场内跟熟人聊天,看秀分享到Social Media,更加chill,更加enjoy时装周这个experience。



这两年纽约时装周的大牌缺席确实蛮令人失望的, 但是也有一些新鲜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季会发生什么。纽约的多变其实给了很多新品牌机会,经常有些秀没去之后发现其实很厉害。我觉得传统时装周消亡倒不会,更多的是进化。Social Media 能够帮助品牌取得成功,但无法真正取代传统意义上时装周的价值。 



如果真的有一天时装周没了……街拍摄影师应该都去拍 fashion party 了吧。街拍和拍活动这两个性质最相似,都要求摄影师反应很快,技术都要很过关。


顾叶丽

Ontimeshow创始人

Ontimeshow 创立于2014年10月,是一个依托于上海时装周体系内的大型展会,时装周的变化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在悄然发生。


我觉得时装周的变化就像是自然的规律客观存在,有新生势必也存在着淘汰。只要我们对穿衣还有需求,这些多年存在的法则还是依然存在,变化的是不同的呈现方式和贴上不同的名称标签。



就这些年举办 Ontimeshow 的情况来看,在各个细分领域包括整体零售市场都有变化:线下零售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面临更多的挑战。例如:品牌风格定位、品牌独特的差异化、购物全方位体验感。设计师品牌更多元化。除了服装全系列,出现了更多专注在单一品类、配饰、生活方式的品牌。不管是服饰还是配饰,越来越多非常专业的后起之秀。



国内时装周会对欧美成熟体系运作方式有所借鉴,但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消费习惯有差异,需要我们在逐年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进步和自我更新。时装周的存在必合理,只是发布方式和形式会不同,但不会消亡。更多的跨界会发生,不会局限于自己行业本身的圈子,想象空间很大!



显然,大家并不相信时装周正在“消亡”,甚至还有些乐观和期待。一系列的动荡和变化更像是一种蜕变和重生前必然会历经的“阵痛”,有人会因此感到不适应,有人会发出悲观的信号,然而这并不会阻止变革的步伐,因为这个世界在变化,传统时装周的存在形式也必须跟着变化。



然而,无论是邀请热点人物看秀,还是变换各种新型媒体呈现形式,时装周的最终目的,还是应该要回归到专注于时装本身,也许这才是我们今天讨论时装周未来存亡的终极意义吧。



Fashion Week Forever!



文字 | 凌波力

图片 |  网络




Yoho!Now

潮流就是现在,分享有趣新鲜男女生世界观。

Yoho!Boys Yoho!Boys

关注我们

  • SHOW
  • 新浪微博
  • 微信
  • facebook
  • instagram

分享: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条款 意见反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 南京新与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苏ICP备09011225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132号